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

opera瀏覽器介紹。││

Opera起初是一款挪威Opera Software ASA製作的支援多頁面標籤式瀏覽的網路瀏覽器,由於新版本的Opera增加了大量網路功能,官方將Opera定義為一個網路套件。目前官方發佈的個人電腦用的最新穩定版本為10.60 / 2010-07-01

Opera支援多種作業系統,如Windows、Mac OS X、Linux、iPhone OS、FreeBSD。Opera曾經支援BeOS、OS/2、QNX作業系統,現正考慮停上開發Solaris版本的Opera。此外,Opera還有手機用的版本(Opera Mini和Opera Mobile),在2006年更與Nintendo簽下合約,提供NDS及Wii的瀏覽器Opera Devices。

2008年12月16日,Opera正式推出中國版軟體,命名為「朱雀」。

Opera台灣分公司在2008年底成立,近來並投入不少資源開發台灣市場,除了有台灣官網外,尚包括正體中文討論區與部落格,甚至還加入了近日最熱門的微網誌噗浪(plurk),展現其對於正體世界市場的企圖。

2009年9月6日,熱心的台灣網友推出了Opera台灣版軟體,命名為「三太子」。


軟體歷史
1992年左右,譚詠文(Jon Stephenson von Tetzchner)和蓋爾·伊瓦爾綏在Televerket公司的研究小組工作。這個公司當時是挪威國有的,而且是挪威最大的電信公司。總部在福尼布,離奧斯陸很近。現在這個電信公司名叫Telenor。

而上面提到的小組在開發ODA,一個基於標準的檔案存儲修復系統。儘管這個系統效率很高,但還是沒有被廣泛應用就銷聲匿跡了。研究小組還開發了第一個的服務器程式並在1993年建立了首頁。然後他們覺得Mosaic(最早的瀏覽器)能實現的結構太單調就決定開發一個新的瀏覽器。他們在ODA項目中獲得靈感,預見到一個能實現多結構的網路瀏覽器的潛力,同時母公司給他們亮了綠燈。1993年下半年就這個瀏覽器項目已經開始執行了。

當時的挪威政府決定在1998年以後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,意味著眾多本土和國外的電信公司將在挪威通訊市場大混戰,Televerket面臨競爭挑戰,公司不確定這個瀏覽器項目和自己主營業務是不是合適。

1994年,Televerket變成一個國有控股公司,而J.S.von Tetzchner和伊瓦爾綏這個小組也被允許在Televerket的辦公室繼續開發瀏覽器。

在1995年末,Televerket更名Telenor,Opera Software公司也成立了,但仍然在原來的辦公室。他們的產品叫MultiTorg Opera(2.0版本以前的Opera一直用這個名字,但這些版本一直沒有對外發行)而且很快因為其優良的多頁面瀏覽特性、快捷欄和工具欄設定聞名。


軟體特性(優點)

高速度
Opera充分利用緩存機制,快速載入頁面,開啟多頁籤時尤其明顯。Opera在各項測評中得到相當好的成績。從很早開始Opera就主要以速度吸引桌面用戶和手機用戶,在許多配置較低的電腦或網速較慢的情況下也能流暢執行。

多功能且小巧
Opera功能眾多,除了基本的網頁瀏覽,內置的POP郵件、IRC聊天、RSS瀏覽、檔案下載等功能都頗為全面;還能添加各種控制項,比如計算器、匯率轉換器、天氣預報、小遊戲之類的。雖然如此,不帶語音數據和Java的安裝程式卻遠遠小於其它同類瀏覽器。

高靈活性
Opera具有相當多的個性化功能,方便用戶使用。它支援多頁面瀏覽,支援換膚、鼠標手勢、頁面縮放以及自定義頁面格式。鼠標手勢是Opera首創的功能,還有快進、自動頁面登陸、自動填寫資訊、會話管理、筆記、快速設置等功能。它還內置了各種搜尋引擎,以及合理的快捷鍵設置。

高定製度
對介面的定製,Opera做得極其方便,用戶不用擔心會把介面搞亂。除了Opera首創的鼠標手勢以及鍵盤快捷鍵,用戶還可以定製豐富的按鈕,以及工具菜單和搜尋列表。這些備份起來也十分方便,用戶只須要備份相應的.ini檔案即可;用戶還可以用其他人編寫的菜單、工具欄等。Opera內置了一些樣式表,用戶可以改變網頁的字體結構等,而UserJS和UserCSS提供進階用戶更多關於頁面樣式調整和Javascript使用的設置。

高安全性
Opera更新十分頻繁,每次發現瀏覽器缺陷後都會盡快升級。Opera 9其後版本完美支援包括SSL 2/3以及TLS在內的各種安全協議,支援256位加密,可以抵禦惡意代碼攻擊、釣魚式攻擊等網路攻擊,提供對Cookie的細節控制,可以一鍵清除計算機上保存的所有個人瀏覽資訊,還可以自動進行安全性升級。從www.secunia.com中我們可以瞭解到Opera的安全性一直以來均高於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(簡稱IE,自IE 7.0版本起改名為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)、Mozilla Firefox等瀏覽器。

多語言
Opera採用介面加載語言包的形式,理論上可以有任意語言版本的Opera。

Opera Turbo功能
Opera Turbo可有效運用硬體本身的資源,提高整體的上網效能表現。加入了「Opera Turbo」功能,主要是針對使用手機上網、WiFi或其他網路較壅塞的使用者,預先在網頁下載到電腦前先行透過Opera提供的伺服器進行壓縮、縮減圖片檔案大小等工作,把網頁資料的傳輸量降低高達80%,如此一來,讓行動上網的使用者可以快速下載資料觀看,大幅減少行動資料傳輸的費用。當然也可以藉此減低網路封包的傳輸量,達到節省頻寬的效果。

JavaScript 引擎
Opera 10.50 beta中的Carakan是一個新的JavaScript引擎。在Windows平台上進行的SunSpider基準測試中,Opera 10.50 beta的速度足足是Opera 10.10(使用的是Futhark JavaScript引擎)的8倍。基於V8基準,執行速度遠快於IE8、Firefox 3.6 Beta和Safari 4.0,Beta 2 版甚至超過了Chrome 4.0。
Opera開發團隊發佈了的Opera 10.60首個Alpha版。Peacekeeper測試顯示,Opera 10.6 Alpha 1版
的積分要比Chrome 6.0.408.1高25%。  

貢獻
Opera首創了很多瀏覽器功能,推動其他瀏覽器的發展。Opera首創的瀏覽器功能:



年份           首創功能

1996年       會話功能和頁面縮放
2000年       一鍵刪除私人資料(如cookie和瀏覽記錄等)和滑鼠手勢
2007年       快速撥號
2009年       Opera Turbo[6]和Opera Unite


對軟體的爭議
用戶對Opera的爭議主要集中於其網頁相容性、易用性、記憶體管理等方面。


網頁相容性
Opera是最先通過Acid2及Acid3測試的桌面瀏覽器之一,嚴格執行W3C網頁標準,不支援其它擴展標準、ActiveX和某些只對IE相容的頁面,這樣瀏覽器安全性高,相容性低。網頁原始碼標準是一個常見的問題,有不少網頁均不切合W3C的標準,例如使用非標準的獨有標籤、錯誤語法,或是透過偵測瀏覽器把特定的瀏覽器排擠在外(Opera是例子之一),該類網站多以IE測試,若以其他瀏覽器來排版則會出現不正確的顯示結果,一般用戶不會認為這是網頁編碼錯誤所引起,而是將其歸咎於瀏覽器的程式錯誤。

其中一項明顯的例子即為微軟屬下的MSN網站曾被指排擠Opera使用者,迫使他們改用微軟產品。
2001年10月,在Windows XP推出後不久,MSN即對首頁作出重大更新,Opera使用者指無法進入MSN首頁,微軟指「該首頁轉用了XHTML標準,Opera無法進入是因為它不支援XHTML」,但Opera方面則反駁,指Opera瀏覽器更切合標準,並以W3C驗證服務證明,MSN的首頁並非使用正確的編碼,要求微軟「在指責其他人以前,請先看看自己是否尊重公開標準」,並在網站有關的新聞稿頁面,另製作了一個標準XHTML版本來「還擊」,IE6無法正確顯示,而Netscape 6和Opera則可以。有鑑於此,微軟開始停止排擠Opera使用者。

對此Opera也在各方面提供便利並加強對非標準網頁的支援。與其它瀏覽器相容非標準代碼的方式不同,Opera在安裝目錄中有一個名為browser.js的檔案,用來修正不正確的網頁代碼,使非標準網頁也可以在Opera中正常顯示。這個檔案由Opera軟體公司發佈並且不定期更新,用戶可選擇自動更新或禁用此功能。此外,用戶也能針對特定站點將Opera識別或偽裝為其他瀏覽器(如IE或Firefox),解決某些網站排擠Opera的問題。對於一些僅支援IE的網頁,Opera也允許使用者通過右鍵選單以其它瀏覽器打開。

易用性
Opera瀏覽器雖以高定製度和多功能特性見稱,但這難免也造成了新使用者的混淆以及設定選項不夠直觀的印象。許多設置無法直接從功能設定中調整,反而必須通過功能編輯器或修改ini檔案等方法才能達成。另一方面,由於許多使用者都是由其他瀏覽器轉用,因此面對重新適應和習慣問題,例如傲遊中的超級拖曳、雙擊頁籤關閉和火狐的擴展套件、下載管理器的關聯整合等都和Opera有所不同。再者,市場佔有率較少的Opera讓使用者在遇到問題需要求助時,不如其他熱門瀏覽器般容易取得資源。

為解決此問題,Opera官方於2008年12月針對中國大陸用戶推出朱雀版,內置許多在地化功能設定貼近中國用戶的瀏覽習慣,同時也建立了官方中文論壇給予互助和交流平台。對於易用性的爭議也促使了熱心的網友整理出各種第三方定製版,如台灣的Opera三太子等,更適合不同的使用者。另外,許多用戶自製的輔助工具也因應需求而生,如關聯下載管理器的oGet及調整初始設定的Opera Launcher。從10.50版本開始,Opera更是在功能編輯器中直接加入下載工具的相關選項。

記憶體管理
Opera在開啟少頁籤的情況下記憶體佔用較其它瀏覽器高,讓許多使用者感到驚訝,並質疑Opera的記憶體管理能力。
根據官方指出,Opera採用可自行適應的記憶體管理模式 (Adaptive Memory Management),即在電腦記憶體有限的情況下儘量節約資源佔用;相反的,當可用記憶體較寬裕時則充分利用以達到最佳體驗。這種管理方式的表現結果是:瀏覽少量頁面時記憶體佔用較高,但開啟多個頁籤後反而趨向穩定;在低配置的電腦中佔用低,而在高配置的電腦則較高。這種記憶體管理方式確保Opera能在各種環境中流暢執行,但使用者依然能在功能設定中調整記憶體快取和磁碟快取的大小。

排版引擎
Opera 3.5至6版本使用Elektra引擎,而7.0以後的版本使用Presto排版引擎。


其他

平台
Opera差不多在所有平台都有,包括︰
●Windows 98/ XP/ Vista/ 7
●Mac OS X
●Linux
●iPhone OS
●FreeBSD
●手提電話 (Java)
●任天堂DS

瀏覽器標準測試
●順利通過Acid2測試。
●Opera 10.00 順利通過Acid3測試。
●CSS3 Selectors Test中578項全部通過。

內部鏈結
在網址列中輸入以下字串便可開啟相關頁面:(無需'http://'開頭)
●opera:about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顯示Opera版本詳細資料
●opera:plugins           -用來顯示已安裝的附加元件
●opera:historysearch  -顯示歷史
●opera:cach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顯示快取檔案

 
參考來源
●維基百科
●網頁瀏覽器列表
●網頁瀏覽器比較
●Opera Mini
●Opera軟體公司

1 則留言: